
Product category
一、儀器自身性能指標(精度的基礎前提)
量程匹配原則:檢測精度與量程直接掛鉤,最佳檢測區間是量程的 10%-90%。比如檢測 10ppm 的微量氧,選 0-100ppm 量程比 0-1000ppm 量程精度高一個量級。
傳感器精度等級:不同傳感器的固有精度有差異,電化學傳感器典型精度 ±1% FS(滿量程),順磁式傳感器可達 ±0.1% FS,氧化鋯傳感器在高溫場景下精度約 ±0.5% FS。
重復性與穩定性要求:重復性指同一條件下多次測量的偏差,合格儀器需≤±0.5% FS;穩定性是長期使用的漂移量,行業標準要求≤±1% FS / 月,漂移過大直接拉低實際精度。
分辨率參數:分辨率需達到檢測需求的 1/10,比如檢測 1ppm 氧含量,儀器分辨率需≥0.1ppm,否則無法區分微小濃度變化。
二、校準與量值溯源(精度的核心驗證環節)
標準氣體要求:必須使用有證標準氣體(具備國家計量認證證書),濃度需接近實際檢測點(如檢測 5ppm,選 4-6ppm 標準氣),且標準氣不確定度≤2%,否則校準結果無效。
校準流程規范:
預處理:校準前用載氣(如高純氮)吹掃氣路 10-15 分鐘,去除殘留氧氣和干擾雜質。
零點校準:通入純度≥99.999% 的高純氮,穩定 3-5 分鐘后,將儀器讀數校準為 0ppm。
跨度校準:通入選定的有證標準氣,穩定后將儀器讀數校準至標準氣濃度值,重復 2-3 次確保一致性。
驗證:用另一種濃度的標準氣(如檢測點的 50% 和 80% 濃度)驗證,偏差需≤儀器精度等級,否則需重新校準。
計量檢定依據:需符合國家計量檢定規程,如 JJG 622-2017《氧化鋯氧分析儀檢定規程》、JJG 365-2019《電化學氧分析儀檢定規程》,檢定周期一般為 1 年,強制檢定合格后方可確認精度。
三、使用環境與操作規范(精度的落地保障)
環境參數控制:
溫度:需穩定在 5-40℃,溫度波動每超過 ±5℃,精度可能下降 1%-2%,高溫場景需選耐高溫傳感器。
濕度:≤85% RH 且無冷凝,高濕度會導致傳感器受潮,電化學傳感器需額外加裝干燥器。
壓力:樣品氣壓力穩定在 0.1-0.3MPa,壓力波動≤±0.01MPa,否則需加裝穩壓閥。
氣路系統要求:
密封性:氣路接頭需用卡套或焊接連接,泄漏率≤1×10??Pa?m3/s,泄漏會引入空氣導致結果偏高。
預處理:根據樣品氣成分加裝過濾器,除水用分子篩 / 硅膠,除 H?S、CO?等干擾氣用專用吸附劑,避免傳感器中毒。
操作細節:
樣品氣流量控制在 50-200mL/min,流量過小響應慢,過大易造成傳感器損耗。
檢測前需讓儀器預熱 30-60 分鐘(電化學傳感器)或 1-2 小時(氧化鋯傳感器),待基線穩定后再測量。